你是不是常常刷到三亚、丽江的旅游广告?点进去发现都是竞价推广?作为网络营销专业老学长,今天必须给小白们唠点干货。新手如何快速涨粉我不知道,但想让旅游商品在百度上火起来,竞价推广还真是必修课——虽然这玩意儿有点像氪金游戏,玩不好分分钟烧光预算。
先泼盆冷水:不是所有旅游商品都适合做百度竞价。去年帮学姐运营民宿账号,她把竞价关键词全押在“大理民宿”这种大词上,结果点击单价飙到8块,转化率才0.3%。后来改推“洱海日出摄影民宿”这种长尾词,成本直接砍半。因此啊,选词比砸钱重要多了。
有个误区得重点说说:大多数人以为百度竞价就是买关键词排名。这一个观点——或许说更精确些——这一个认知偏差必须纠正。本质上百度后台有20多种匹配模式,例如短语匹配、智能推荐啥的。有个做周边游的顾客,把“北京周边游”设置成广泛匹配,结果引来一堆搜“北京周边工厂游”的商务顾客,你说这流量能精准吗?
这里得插播个营销心得:竞价广告的精髓在于“钓而不捕”,要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发现了宝藏,而非被广告砸脸。例如做海岛游的,与其硬推“马尔代夫6日游”,不如写“人均5000竟能住进马代水屋?这一个漏洞价今天还能抢”。
说到出价策略,有个常见错误得拎出来说说。学界共识认为,旅游类竞价的黄金时段是晚8-10点。但根据我们团队实测数据,亲子类商品在早上7-8点家长送孩子上学时段的转化率反而高出23%。是不是有点反常识?后来调研发现,很多家长利用这一个碎片时间规划周末出游。
再说个实战技巧:千万别忽视否定关键词。之前帮旅行社推“日本自由行”,总有人搜“日本自由行被骗经历”这种负面词。加上否定词后,点击成本立降18%。建议大家每周至少更新三次否定词库,特别是节假日前。
测试过十几个旅游账户后,笔者发现个有趣现象:带问句的创意文案点击率平均高出40%。例如“暑假去西藏会有高原反应吗?”这种戳痛点的标题,比“西藏旅游特惠”强多了。不过要留意,千万别学某些商家搞“点击就送旅游基金”这种骚操作,去年就有同行因为虚假宣传被罚了5万。
有个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:百度竞价的落地页停留时长直接影响质量分。有个做研学游的顾客,把商品介绍视频从3分钟压缩到90秒,转化率蹭蹭涨了2倍。现在明白为啥大厂的落地页都像爽文了吧?
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。别看那些代运营公司吹得天花乱坠,其实百度竞价入门真不难。重点是把这四件事吃透:
- 关键词分层管理(核心词、长尾词、防御词分三个计划)
- 时段出价动态调整(参考后台的时段转化数据)
- 创意A/B测试(至少准备3套不一样风格文案)
- 数据复盘维度(别光看点击量,盯紧咨询率和成单成本)
前几天有学妹问我:“现在做竞价还有前途吗?”这么说吧,就算抖音这么火,百度搜索量每天仍有5亿次。旅游这种决策周期长的商品,网民还是会先搜攻略比价格。只要有人搜“三亚跟团游防坑指南”,竞价推广就永远有得玩。
对了,突然想起来个事。有次顾客坚持要投“西藏旅游”这一个烧钱大词,结果发现搜这一个词的多是比价网民,真正下单的都来自“西藏10日游攻略”这种长尾词。你看,网民行为永远比我们想象的狡猾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直编软文营销网 » 旅游企业如何用百度竞价抢占流量先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