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长全如何让小品牌逆袭成大龙头?

小插座卖出几十亿的玄机
你绝对想不到,咱们家里用的公牛插座差点被低价货干趴下!2003年的公牛就是个宁波小厂,当时全国有上千家插座公司,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。路长全来了句灵魂拷问:"凭啥你家插座比别人贵三倍?"

原来公牛用了抗阻燃材料、新黄铜和多一根铜丝的设计。但潜在顾客哪懂这些?路老师直接祭出"三重安全防护"的定位,把5块钱的插座和25块的公牛划出天堑。最绝的是用七拼八凑的300万广告服务费,专挑春节在央视白天轮播广告,硬是把安全概念烙进全国人民脑海里。现在你去五金店,老板都会自动推荐公牛——这就是认知战的胜利。


花生油逆天改命记
1998年的鲁花还是个乡镇小厂,把花生油送进青岛家乐福,三个月只卖出3桶。路长全接手后玩了个文字魔术:"鲁花花生油"五个字必须连读,读着读着就变成"鲁花=花生油"。

接下来搞出"5S物理压榨"工艺,其实别的厂家也在用,但路老师愣是把技术术语变成广告语。十年时间营业额从30亿冲到300亿,现在谁家买花生油不先瞅瞅鲁花?这波操作告诉我们:品牌就是合法的洗脑术


玉米油上演屌丝逆袭
2006年的长寿花玉米油就是个三无商品(无品牌、无渠道、无团队),市场份额连1%都不到。路长全发现玉米油亚油酸含量高,直接给它戴上"健康当家油"的帽子。

更骚的操作是注册"金胚玉米油"商标,把普通玉米油升级成胚芽油。9颗金胚芽榨1滴油的宣传,让后来者想模仿都没门。六年时间营业额干到70亿,硬是在金龙鱼、福临门的夹缝中杀出血路。因此啊,找对角度,垃圾都能变黄金


阿胶的千年老药新生记
东阿阿胶早年就是个2亿产值的老字号,路长全把它重新定位成"滋补国宝"。别人卖的是补血功效,他卖的是文化传承。价格从每斤80元飙到3000元,年营业额冲到40亿。

这招"古董营销法"的精髓在于:把商品放进博物馆,价格就能翻倍涨。现在连"熬胶节"都成了固定IP,老祖宗的手艺愣是玩出了奢侈品的感觉。


?家居卖场变身流量黑洞
红星美凯龙当年就是个高级点的家具城,路老师给它穿上"国际家居"的马甲。5A标化砖、全球设计师联名款这些概念一上,立马和土味卖场拉开差距。

最狠的是打造"家居界沃尔玛"的人设,现在年轻人装修谁不去红星美凯龙拍打卡照?因此,卖场不只是卖货,更是卖生活方式


路氏营销三板斧

招式典型案例见效时间
认知切割公牛安全插座3年破百亿
价值重构鲁花5S压榨10年涨10倍
概念包装长寿花金胚油6年上市

这套打法看着简单,实操起来有三个命门:敢烧钱立认知、能坚持不变形、会讲故事撩心弦。就像路老师常提到的:"营销不是请客吃饭,是拿着手术刀给市场开膛破肚。"


小编掏心窝
干了十年品牌策划,我发现路长全最牛的不是套路,而是把常识变成共识的能力。就像他给鲁花改的广告语"为了这一代,更为下一代",听着像废话,但配上央视的黄金时段,就成了金字招牌。

现在的创业者总想着搞颠覆式创新,要我说啊,能把老祖宗的生意经用现代话讲明白,就是最大的本事。路老师的案例都在证明:商业的本质,就是给老酒换新瓶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直编软文营销网 » 路长全如何让小品牌逆袭成大龙头?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