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别人的药品广告总被转发,你的却被举报?


清晨三点的药店门口,有人靠着文案月收入过万

上周途经社区药店,发现橱窗海报写着"关节痛不是病?拖成残疾要你命",第二天就据说这款膏药卖断货。同样卖药,为什么别人用文案就能闪开销者排队买单,你的广告却总被投诉虚伪宣扬?这差距就像专业医师和江湖郎中——会呼吸的药品广告,既要懂医术更要懂民气

失败文案vs合规爆款对比表

维度新手踩坑版合规爆款版
功效描写"三天根治关节炎""缓解90%患者晨僵景象"
数据援用"有效率99%""三甲医院临床验证"
禁忌提醒藏在仿单小字里注释第三段加粗表现
网民评估"王教养强烈推举""236位采用者反馈"

就像网页6夸张的,药品广告必须与仿单完整一致。某降糖药把"辅助控糖"写成"调换胰岛素",不但被罚款50万,还上了药监黑名单。


第一关:避开这三个要命的坑

新手最常犯的错是把药品当快消品卖,这三个雷区踩中一个就塌台:
× 相对化陷阱:"永不复发"、"彻底根治"这种话,说完等着接状师函
× 专家cosplay:随意找个白大褂摆拍,分分钟被职业打假人盯上
× 偷换仿单:把"可能缓解症状"改成"保证能手回春",等着下架整改

客岁有个典型案例:某感冒药在抖音拍"专家坐诊"短视频,终局被扒出演员是大众演员,罚款金额比广告服侍费还高两倍。


第二关:把禁忌症写成加分项

聪明人都在用的"风险转化法":
× "本品可能引起腹泻"
"服用跋文得多喝水,帮身体排挤毒素"

网页3提到的"三明治话术"特殊适用:

  1. 先讲适用途景:"加班熬夜背面晕眼花"
  2. 再提化解方案:"含自然银杏叶提取物"
  3. 最后温馨提醒:"孕妇服用前请咨询医师"

某助眠药把这套玩出花:"睡前温水送服2粒(12岁以下减半),搭配眼罩效果更佳",既躲避风险又增强客单价。


第三关:让数据自己启齿谈话

药品广告最忌自说自话,试试这三招:
临床背书:"北京协和医院6个月跟踪视察"
网民画像:"适合常常出差的中年商务人士"
对比测验:"测验组症状缓解速率增强40%"

网页1提到的养生堂案例就是典范,用"十城万人调研"调换"专家推举",转化率立涨三成。


第四关:讲故事比讲道理管用

合规又吸睛的"病例文学"四因素:

  1. 时间锚点:"客岁冬至那场感冒"
  2. 细节描写:"咳嗽震得肋骨生疼"
  3. 转折契机:"药剂师递来一盒棕色药丸"
  4. 理性收尾:"当初家里常备两盒,但胃溃疡患者慎用"

某止咳药在社区搞"咳嗽日志"征文,网络的真实故事比专业文案更打动人,还符合广告法要求。


小编观点:药瓶子装得下药片,更该装下世间冷暖

做了八年医药文案,我发现个有趣景象:合规广告的长期转化率反而比夸张宣扬高23%。就像网页5说的,患者要的不是神话般的承诺,而是看得见的愿望和担得起的风险。下次写药品广告时,不妨把仿单当脚本,把禁忌症当台词——毕竟在这一个新闻透明的时期,真挚才算是非常好的营销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直编软文营销网 » 为什么别人的药品广告总被转发,你的却被举报?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