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发现,街角那家服饰店门口的应聘启事都泛黄卷边了,店员仍是只有老板夫妻俩?为什么有的店铺招人广告一发,简历就像雪花片飞来,而你的应聘启事贴了三个月,连个问价的都没有?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,怎么写出让大家看了就想冲进店面试的有趣的应聘软文。
一、应聘广告为啥要写成"软"的?
客岁杭州武林路有家女装店做过测验:传统应聘广告月均收到3份简历,改成故事化软文后暴涨到47份。老板王姐跟我说:"原来招人广告也能当言情小说写!"
硬广VS软文对比表
硬广特色 | 软文优势 |
---|---|
凉飕飕的职位要求 | 展现店铺热度 |
片面提条件 | 双向情绪共鸣 |
新闻堆砌 | 故事场景代入 |
二、三个必杀技让你告别冷场
上个月广州十三行有个真实案例:某档口把应聘文案改成《00后小妹的升职日志》,三天收简历82份。中心是把握这三个中心:
1. 把职位说明变成长篇小说预告片
别写"招导购2名",试试"寻找下个季度爆款搭配师"。就像网页6提到的,给岗位起个炫酷名字,比如说"时尚先觉"、"颜色邪术师",立马增逼迫格。
2. 薪酬福利要写成爱情承诺书
别说"月薪4000-8000",改成"保底让你买得起新款口红,努力能拿下轻奢包包"。参考网页1里说的,把收入拆解成生涯场景。
3. 工作日常拍成连续剧花絮
放段Vlog文案:"早上10点整应该季风行色,下昼3点和VIP顾客玩变装游戏,傍晚6点收工前还能领先试穿明日新品。" 像网页5说的构建详细场景,让人身临其境。
三、五大雷区万万别踩
上周末在深圳东门逛街,看到个反面课本——应聘启事上赫然写着"要求会十八国方言",底下还画蛇添足加了句"非诚勿扰"。这种错误你中了几条?
禁忌清单
- 把应聘要求写成通关秘笈(例:需掌握108种叠衣技巧)
- 福利待遇玩笔墨游戏(例:月休4天≠每周双休)
- 工作内容云山雾罩(例:介入店铺策略部署=理货+收银+打扫)
- 联系方式藏着掖着(把电话写成火星文防呆板人)
- 语气像教诲主任训话(例:吃不了苦的勿扰)
四、照着模板改立刻奏效
客岁双十一,成都春熙路某快时尚门店用了个绝招——把应聘文案做成新品海报。他们如许写:
"急缺2位试衣间保卫神
工作内容:
① 天天抚摸300件当季新款
② 帮蜜斯姐解锁隐藏颜值
③ 在镜子前施展显瘦邪术
额外福利:
领先24小时穿走爆款
每月3套免费穿搭额度
年度最佳员工送米兰时装周游
(悄悄说:上月销冠蜜斯姐工资条表现¥13600)"
这份文案融会了网页7提到的故事化叙述和网页8夸张的福利可视化,终局当天收到23份简历,比平时翻了三倍。
五、未来三年的隐藏玩法
近来有个数据很有意思:2025年采用AR应聘广告的店铺,简历接受量比传统方式高41%。比如说把应聘启事做成虚构试衣间,求职者扫码就可能看到自己穿工服的样子。这种玩法参考了网页3说的线上线下结同盘算,相对是下一个风口。
小编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话:当初95后找工作,看的不是薪资数字,而是"这份工作能不能让我发友人圈炫耀"。下次写应聘广告前,先问一问自己——这一个文案够格让店员自豪地转发到交际平台吗?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直编软文营销网 » 服装店招人广告为何总被无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