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以为当初做营销就得砸钱投广告?当年史玉柱欠着2.5个亿,连电视台广告都投不起的时间,硬是靠几篇软文三年卖出10个亿。这事儿听着玄乎吧?今天就扒开脑白金的操作老底,看一看穷得叮当响的时间怎么玩转笔墨游戏。
一、穷得只剩裤衩怎么搞营销?
当年史玉柱团队连工资都发不出来,哪有钱请明星拍广告?他们干了件特绝的事——把报纸当电视用。找十来个文案高手关旅馆里死磕,整出来的文章压根不像广告,倒像庄重八百的新闻。比如说那篇《人类可能永葆青春吗》,开头就跟科幻小说似的,压根不提商品,光整了个"脑白金体"的神秘概念吊人胃口。
这帮人鸡贼到什么程度?专门挑报纸的健康版块发文章,排版还跟真新闻截然不同。你想一想看,老头老太太吃着早饭看报纸,突然瞅见"一天不大便等于抽三包烟",能不吓得赶紧往下读?就这么着,硬生生把保健品卖成烈需。
二、新闻标题的妖怪套路
他们搞标题真有一套,我整理了最狠的三种套路:
- 疑难炸弹:"宇航员怎么睡觉?""女子四十是花仍是豆腐渣?"这种标题搁当初刷屏时期还是好使
- 数据威吓:"人体90%毒素靠肠道排挤"配上"三天不排便=慢性中毒"的惊悚论断
- 威信背书:动不动就搬出《华盛顿邮报》《新闻周刊》的名头,切实文章里就提了一嘴
更绝的是系列文章玩法。先扔个《两颗生物原子弹》引爆话题,过半个月再来篇《美国人睡得香中国人咋办》,跟连续剧似的吊着你追更。这招当初做新前言经营的还在偷师呢。
三、精准拿捏人性七寸
你以为他们真在卖保健品?错!人家卖的是"孝心赎罪券"。看准了年轻人没空陪爸妈的心理,把脑白金包装成"尽孝道具"。你细品那句广告词——"今年过节不收礼",听着是劝你别送,实则是把其余礼物全否了,就留他家独苗。
对付不一样人群尚有定制话术:
- 给儿女看:"爸妈半夜起三次,你睡得安心吗?"
- 给老人看:"隔壁老王天天吃,广场舞多跳半小时"
- 给媳妇看:"婆婆夸你会买,老公体面有光"
四、穷逼团队怎么装大牌?
没钱请代言人就自己造概念。把褪黑素包装成"脑白金体",注册成商标搞独家概念。更骚的操作是跟报社联手,在文章结尾加个"本报开明健康热线",看着像公益咨询,切实是贩卖潜伏。这可比当初搞什么400热线高级多了。
要说最值得抄的,仍是他们谁人"害怕+化解方案"的连环套。先恫吓你"不睡觉只能活五天",立刻甩出"补充脑白金体"当救命仙丹。当初良多学识付费卖课的路数,跟这简直截然不同。
五、新手能抄的实操模板
直接附上干货,照着这三板斧整:
- 找痛点:深更半夜翻目的开销者的友人圈,看他们都在吐槽啥
- 编故事:把商品揉进家长里短,比如说"闺蜜用了三个月,婆婆态度180度大转弯"
- 埋钩子:在文章三分之二处放个"当初点击领取检测表",比硬推转化率高三倍
万万别学那些上来就吹成分表的二愣子。看一看人家脑白金,讲成分就一句"美国FDA认证",重点全放在"喝三个月,闺女说我年轻十岁"这种切实话。
说白了,好软文根本不是写出来的,是摸准人性缺陷钓出来的。史玉柱那帮人早就看透了:老百姓要的不是本相,是能压服自己的因由。下回你写文案卡壳时,不妨想一想——倘若我也欠着2.5亿,这篇东西能不能让我翻盘?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直编软文营销网 » 负债2.5亿如何靠软文翻身?脑白金营销藏着哪些狠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