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尴尬?隔壁老王发篇《三招教你养出硬朗鸡苗》阅读量破万,自己写的《迷信养鸡指南》却连50个赞都凑不齐。客岁我帮养殖场写推广文案,老板拿着初稿直摇头:"你这写的跟教科书似的,顾客看了打瞌睡!"厥后改了三版才摸到门道——今天就把让雏鸡软文卖爆的独门秘笈掏给你,保准新手看完也能写出让顾客追着问"在哪买"的神文!
一、顾客到底想看什么?
客岁走访20家养殖户发现个有趣景象:新手最关心的根本不是"定律数据",而是"能不能少死几只鸡"。有次把"雏鸡存活率98%"改成"张大姐用这一个方法,500只鸡苗多活47只",咨询电话当天被打爆。
三大顾客痛点要牢记:
- 怕鸡苗抱病("刚买的鸡苗总拉稀怎么办?")
- 愁养殖成本("饲料钱比鸡还贵畸形吗?")
- 急出栏速率("别人家鸡三个月就卖,我的怎么还瘦巴巴?")
举一个反面课本:某厂家写"本商品含多种微量元素",改成"喂这一个料,鸡抢食像小学生抢辣条",当月贩卖额翻三倍。望见没?说人话比秀专业更为重要!
二、软文架构怎么搭才勾人?
试过十几种写法后总结出黄金三板斧架构:
- 痛点故事(200字):"客岁李叔买了300只鸡苗,半个月死了三分之一..."
- 化解方案(300字):"直到遇见这三个土方法..."
- 效果对比(100字):"当初他家鸡苗成活率95%,隔壁村都开车来取经"
上周用这一个模板给饲料厂写推文,顾客说养殖户直接把文章打印贴在鸡舍墙上。记着中心:把商品优势藏在化解方案里,就像老妈劝你穿秋裤——听着是为您好,事实达成目的。
三、专业内容怎么变"网红文案"?
把养殖手册里这段话:"雏鸡合适热度32-34℃"改成:"小鸡宝宝最怕冷,空调开到这一个度数最舒服——比你家冰箱冷藏室高10度就行"。霎时从仿单变小红书爆款!
术语转化对照表:
专业表述 | 小白爱看版 |
---|---|
免疫程序 | 打疫苗时间表(附闹钟设置攻略) |
开食时间 | 小鸡第一顿饭什么时间喂最适合 |
浓度把持 | 一平方米能住多少只"鸡宝宝" |
有个野途径:在文末加个"养鸡黑话词典",把"腺胃炎"说明成"鸡的胃溃疡",阅读实现率能增强40%。这招我从菜商圈大妈那偷学的——她们能把禽流感说成"鸡感冒"!
四、怎么让顾客以为"这就是为我写的"?
近来发现个爆款规律:地域化内容比天下通用稿吃香。比如说在北方写"暖气房养鸡留意事项",在南方写"梅雨季防潮妙招"。上周给广西顾客写的《暴雨天鸡棚不进水の神操》,转发量是平凡的5倍。
尚有个反常识操作:故意留个"不专业"的小破绽。有篇推文里写了句"我家鸡爱听凤凰传奇",批评区炸出上百条养鸡趣事。记着,完善不如真实,有点瑕疵反而更可信。
说个得罪人的大瞎话:九成养殖户根本分不清球虫病和鸡瘟差别。你非要拽专业名词,不如教他们"看鸡粪识健康"——绿粪可能是着凉,白粪赶紧喂药,血粪立刻隔离。上周用这招写的推文,让某兽药商品月销破记载。记着,帮顾客省脑细胞,他们才违心掏腰包!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直编软文营销网 » 雏鸡养殖软文怎么写才能让客户追着下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