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食越卖越贵?良品铺子凭什么让人心甘情愿掏腰包

哎,你们有没有发现超市货架上的零食越来越贵了?上周我去买坚果,手刚伸向某品牌夏威夷果,定睛一看价钱签——128元/斤!吓得我赶压缩回击。回头望见旁边大妈正往购物车猛装良品铺子的黄骅冬枣,嘴里还念叨着"这枣子甜得邪乎"。这让我突然好奇:同样都是零食,凭啥有人敢卖天价,有人却能让人边嫌贵边扫码?


一、零食界的"米其林"是怎么炼成的?

客岁跟着友人参观良品铺子的武汉总部,仓库里挂着的《质料采购地图》让我开了眼。这张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寰球190个质料产地,光松子就有长白山、云南、巴基斯坦三个产区。从业职员说他们选松子比丈母娘挑半子还严厉,必须知足三个硬指标:

直径26mm起(个别品牌21-24mm)
完果率96%以上(行业普遍92%-93%)
启齿方向统一朝上(方便食用)

更绝的是他们的质检测验室,客岁抽检1780批次商品,及格率99.94%,比国家平均高出1.74个百分点。有次我亲眼望见检测员把高兴仁倒进筛网,像淘金似的往返晃,说是要筛掉全体碎粒和空壳。


二、全渠道布局藏着什么玄机?

上个月去武汉旅行,在楚河汉街看到家三层楼的良品铺子旗舰店。本以为就是个零食超市,终局二楼居然在搞插花沙龙,三楼尚有星座主题包厢。店员说周末常常有家长带孩子来做手工饼干,这让我突然清晰他们2100多家门店不只是卖货——压根儿就是零食主题的交际空间。

线上玩法更让人眼前一亮。友人客岁双11在直播间抢到个"零食锦鲤"套餐,居然包括菲律宾芒果干+内蒙古牛肉干+舟山鱿鱼丝的混搭组合。这种打破常规的组货方式,据说能让客单价增强30%以上。难怪他们能做到线上线下37个渠道同步发力,连社区团购都不放过。


三、儿童零食专区暗藏"神思"

有次在商场望见个五六岁的小女孩,拽着妈妈非要买良品铺子的鳕鱼肠。当妈的一边扫码一边念叨:"这价钱都够买三斤真鳕鱼了"。可回头望见成分表上"富含DHA"的标注,又冷静往购物车多扔了两包。

他们的儿童零食专区确实拿捏住了家长心理:

  • 质料可视化:每包坚果标注详细产地和采摘日期
  • 趣味性打算:星座主题包装附带科普卡片
  • 健康背书:介入制定海内首部《儿童零食通用要求》

友人家孩子过生日,收到的良品铺子零食大礼包里居然有本《饮食探险手册》,当初天天追着问什么时间再去买"会讲故事的零食"。


四、疫情下的"零食金融学"

2020年武汉封城期间,良品铺子门店亮着的灯成了独特风景。有网友拍到送货小哥骑着电动车在空荡的街道穿梭,车筐里码着整整齐齐的"安心套餐"。厥后看报导才知道,他们那段时间捐献了860万元物资,光是给医院的坚果礼包就发了60多批。

更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的应急反应机制。疫情刚爆发时就启动"无打仗配送",包装袋要过三道消毒关,配送员天天测三次体温。有次和地域司理谈天,他说最缓和时仓库实行"三班倒",清晨两点还在往各小区调货。


小编观点

站在零食货架前挑花眼的你,下次不妨留意看商品标签右下角的小字。那些写着"良品铺子专供"的,背后可能是长白山的百年红松,或是菲律宾果农清晨四点采摘的芒果。与其说咱们在为零食买单,不如说是在为那些跋山涉水的食材猎人和测验室里的较真劲儿付费。下次撕开包装袋时,记得先闻闻那股穿越千山万水的诚意——毕竟能把夏威夷果直径准确到毫米的偏执狂,全中国也没几个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直编软文营销网 » 零食越卖越贵?良品铺子凭什么让人心甘情愿掏腰包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