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饮店发朋友圈没人理?可能是姿势不对

你是不是常常刷到如许的友人圈?某暖锅店发九宫格菜品图配文"新店开业全场五折",底下点赞的只有老板自己和员工。回头看一看隔壁奶茶店,随意发张商品图就能引爆批评区,这差距到底在哪?

(掏出小本本记重点)上个月跟做品牌策划的老王撸串,他一句话把我点醒了:"当初客人不是要便宜,是要占便宜的感觉"。这话怎么理解呢?就像咱们小区门口那家川菜馆,老板娘天天在友人圈发"今日隐藏菜单",搞得跟探讨暗号似的,终局天天有人去打卡。

第一关:软文广告什么意思是挑逗

客岁帮表姐的甜品店做推广,刚开始她非要写"入口奶油健康低脂",发了半个月没人问。厥后改成"偷吃老板娘的下昼茶会被扣工资吗?",当天就有人带着闺蜜来探店。你看,这就是把卖点藏进故事里的魔力。

好软文的三个隐藏开关
情绪钩子(焦虑/好奇/共鸣)
场景植入(办公室下昼茶/约会圣地)
举动指令(别直接说"快来买",改成"第8个点赞送杨枝甘露")


第二关:找准你的内容发射塔

意识个做小龙虾的老板特殊会玩,他把后厨改成透明厨房,天天直播洗虾剪虾线。有次拍到员工被虾钳夹到手,配文"这是今天第3个负伤的兄弟",终局那条视频带来37个预约订单。你看,真实感才算是非常好的滤镜。

不一样的平台的性情你得摸清

  • 友人圈:适合晒开销者打卡照+走心文案
  • 抖音:15秒必须有爆点(比如说拉丝芝士霎时)
  • 大众点评:重点打造3条精髓评估

(突然想起个反面课本)有家日料店非要学网红店发二次元漫画,终局来的都是拍完照不点餐的小年轻,这就属于定位跑偏了。


第三关:让客人自动帮你传播

咱们公司楼下快餐店有个神操作,米饭碗底印着"晒空碗打8折"。当初每到饭点,都能望见白领们边吃边照相,这比服侍员说"帮忙发友人圈"自然多了。

自传播运动的打算公式

  1. 介入门槛低(扫码就能抽奖)
  2. 交际货泉足(拍出来有体面)
  3. 裂变有长处(邀请3人各得优惠券)

前次去广州考核,有家茶餐厅把招牌奶茶做成盲盒杯,杯身印着不一样粤语歇后语,年轻人为了集齐全套天天来喝。这种玩法成本增强不到5毛钱,传播效果翻了三倍。


第四关:数据会说真话

别信任什么"爆文靠福气"的大话,我跟踪过50家餐饮店账号,发现个规律:下昼3-4点发下昼茶内容,点赞量比晚饭时段高40%。这一个数据来自《2023餐饮数字化报告》,够威信吧?

必需要盯的3个指标
打开率(标题够不够骚)
互动率(有没有戳中痛点)
转化率(多少人看完真的来店)

有个血泪教训得说说,之前帮友人店做七夕运动,文案阅读量破万,终局到店率不到2%。复盘发现满是中年大叔在看,根本不是目的客群。以是啊,流量精准比数目重要多了。


说个掏心窝子的视察:当初餐饮老板最容易犯的错,就是把软文当传单发。前次看到个烤鱼店老板,硬是把商品图P得跟五星级旅馆似的,反而让人猜忌不真实。记着啊,当初客人精着呢,你越端着他们越不信。

对了,近来发现个神器叫"开销者故事网络本",就放在收银台旁边。让违心写的客人留下用餐故事,既能当文案素材,又能增强复购率。这招我从上海一家本帮菜馆学来的,他们靠这一个办法三个月攒了200多个真实案例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直编软文营销网 » 餐饮店发朋友圈没人理?可能是姿势不对

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