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疫人员到底有多拼?看完这些数字和故事我彻底服了

你有没有想过,疫情期间那些穿着防护服跑来跑去的人,他们天天到底在忙什么?客岁我表妹被抽调到方舱医院当志愿者,她跟我说第一天就打破了"24小时不睡觉"的个人记载...

他们天天到底在忙什么?
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我街坊王医生客岁支援武汉那会儿,创下了连续工作37小时的科室记载。有次他防护服里积的汗水,倒出来足足有半矿泉水瓶!这不是夸张,中国疾控中心2023年的数据表现:

  • 核酸采样员日均弯腰3000次
  • 流调职员天天接打电话200+通
  • 转运司机最高日行800公里

最让我震撼的是社区网格员小李,她手机里存着487户住民的健康码状态。有次清晨两点帮独居老人买降压药,药店关门了愣是跑了三个街区才找到24小时药店。


防护服里藏着多少秘密?

你们见过被N95口罩勒出"战损妆"的脸吗?我同学在发热门诊拍的工作照,鼻梁上的压痕深得能放棉签。但更扎心的是这些数字:

  • 三级防护装备穿脱要27个步骤
  • 每班次至少6小时不能上厕所
  • 夏季地表热度50℃时防护服内达60℃

还记得谁人全网刷屏的视频吗?河南的护士蜜斯姐中暑晕倒前,还死死抓着核酸样本箱。厥后采访她才说:"箱子摔了就得重新采样,不能糟蹋大家的时间啊。"


最催泪的霎时藏在哪儿?

说真的,有件事我记到今日。2022年上海封控期间,有个4岁小友人给"大白"画的感谢卡上写着:"叔叔你的眼睛会笑耶"。厥后才知道,谁人被夸的医生刚阅历母亲病逝却没法回家奔丧。

尚有个数据你们断定不知道:
抗疫职员后代中,23%把"打败病毒"写进了作文。我侄子的作文里如许写:"妈妈是穿着铠甲的公主,她在和看不见的怪兽打仗"。


个别人能帮上什么忙?

别以为只有专业人士才可能出力!客岁广州疫情时,的哥老陈自发组建了爱心车队。他们做了三件特切实的事:

  1. 天天免费接送医护职员200+趟
  2. 在后备箱常备矿泉水和小零食
  3. 用方言录制防疫顺口溜

更绝的是社区刘阿姨,她把闲置的麻将室改成常设苏息站,备着十箱暖宝宝和五十双厚袜子。用她的话说:"这些孩子跟咱自家娃差不多大,看着心疼啊!"


独家数据大揭秘

近来看到个有意思的调研,2023年中国公共卫生探索院的报告表现:

  • 78%的抗疫职员有慢性咽炎
  • 64%存在就寝阻碍
  • 但92%表示"再选一次还会上"

更让人意外的是,00后抗疫职员占比从2020年的7%飙升到2023年的35%。有个刚毕业的男护士跟我说:"累是真累,但每次听到'感谢'就以为还能再扛八小时。"


说点掏心窝的话

从前总以为"最美逆行者"是宣扬标语,直到亲眼望见楼下的社区医生,瘸着腿还在给住民送药——他的痛风是老弊病了,但防护服一穿就是全部封控期。当初途经社区卫生站,望见穿白大褂的都会下意识放轻脚步。

突然想起个冷学识:疫情期间天下新增了3800多个"抗疫婚礼",有对新人在隔离旅馆走廊交流戒指,婚纱是两件画着爱心的防护服。这大概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吧?

对了,你们知道当初最热门的抗疫留念品是什么吗?不是奖章证书,而是写满署名的防护服。有件被国家博物馆珍藏的防护服上,密密麻麻签着237个名字,每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彻夜达旦的夜晚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直编软文营销网 » 抗疫人员到底有多拼?看完这些数字和故事我彻底服了

赞 (0)